满族的风俗习惯独特的三日婚
时间: 2016年3月9日 来源: 网络信息 关注度: 543

        满族,一个由汉、女真等诸多部落融合的民族,主要分布在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河北等省。虽然经历了1636年的皇太极称帝,改国号为清;1644年清军入关,成立清政府,将原有的满族文化同汉文化融合,但传统的满族风俗习惯、婚嫁习俗,特别是三日婚风俗一直没有变!那么,满族的三日婚习俗是怎样的呢?独特吗?同其他民族又有什么不同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 
 
        在满族的风俗习惯中,对婚礼非常讲究,一般要举行三天,即传说中的三日婚。第一天“响棚”,第二天“亮轿”,第三天“正日”。
 
        满族婚礼第一天:响棚

        依照满族的风俗习惯,办喜事接新娘首先要选个好时辰,即订立吉日。吉日订妥后,男方就要给女方家送去一坛老酒、一只肥猪,给女方家宴请宾客用。

        娶亲当天,男方家要在自家院内搭棚,为参加婚礼的亲友们准备盛宴。棚柱上贴挂喜字、对联,棚内动鼓乐、搭灶劈柴,动静很大,很响,后来人们用此来描述这天的婚礼进程,称为响棚日。

        届时,男方家会派出单数的亲友去女方家迎娶新娘,一般为新郎、媒人、两个娶亲婆、一个压轿男孩。到女方家,新郎则要先要到上屋面向西给老佛父叩头,然后再一个伴郎的陪同下在客房住下。这一天,新郎、新娘不见面。
 
 
        满族婚礼第二天:亮轿

        婚礼第二天,依照满族的风俗习惯就是“亮轿”了,即请新娘上轿。届时,新娘要在鼓乐声中挥泪与家人告别,母亲则把新娘的洗脸水泼在花轿停放过的地方。花轿则多是用马拉的,不用人抬,轿门用红绫档帘,轿顶上要有“麒麟送子”木刻,有的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。其次,轿内还要压轿的孩子和娶亲婆。孩子一般选8至9岁的男孩子,娶亲婆则要是夫妻双全,儿女健康的。
 
 
 

 
        满族婚礼第三天:正日

        所谓的正日,就是新郎迎娶新娘的日子,在清晨新郎披红戴花乘轿或骑马,在伴郎陪的同下鼓乐吹奏,带领迎娶新娘的彩轿去女家迎亲。一般来说迎亲的队伍都是在天没亮的时候就要出发,整个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,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新郎出去迎亲,在新郎出发迎亲同时,新娘在家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最主要的是由新娘长辈和全部亲人给她进行梳妆打扮,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,就是把脖子上带的锁解下来还给娘家人。生命伊始便挂在脖子上的吉祥锁,是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祝福,如今要女儿留下这锁表达了对女儿的恋恋不舍,同时解下这把锁,也标志着女孩子从此成人美好的新生活即将开始。

      等到热闹的迎亲队伍一到,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子要由哥哥或者是叔叔背上花轿,并一路护送到男方家里。下轿之前新郎要把在轿上挂的弓和箭拿下来,搭上箭对着花轿要连射三箭,射箭的意思就是要驱赶一路上带来的邪气。射箭反映出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射猎民族,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还保留着这一古老的习俗。新娘下轿之后,新郎要用秤杆将新娘的盖头揭开抛到屋顶上去,这象征着称心如意,新郎再摸摸自己的头,以示夫妇二人白头偕老。

        接下来新娘和新郎将会在众人的围观下进行拜天地,在庭院中设有供奉天地牌位的桌子,新人在天地桌前对牌位跪拜,称为“拜天地”。一拜天地,二拜公婆,夫妻对拜送入洞房。拜完天地进入洞房之前要跨过一个火盆,寓意将来的日子红红火火;还要跨过一副马鞍,以示全家老老小小平平安安。进入洞房之后,便是要坐帐也叫“坐福”,所谓“坐福”实际上是“坐斧”,将一把新斧子置于被褥之下,新人坐在上面,寓意坐享幸福。小孩子们在一旁会把花生、大枣、栗子等干果撒在炕上,大枣加栗子预示新娘早生贵子,洞房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,就是喝交杯酒,此外还要吃一些食物,有的吃面条,象征着长寿;有的吃用豆、肉、米做的饭,象征着家庭兴旺。最后春宵一刻值千金,美满的婚礼在热闹声中结束了。